青岛市即墨区段泊岚镇:创新治理模式,助力人居环境大提升
今年以来,青岛市即墨区段泊岚镇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,积极探索人居环境治理的新模式,通过党建引领、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等多措并举,正逐步实现从“一时美”到“持久美”的华丽转变。
“红黄蓝”闪耀乡间:建强人居环境志愿服务队
为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,段泊岚镇坚持目标导向、需求导向、效果导向,广泛吸纳机关、村庄、企业、站所等部分党员,组建了志愿红、暖心黄、法治蓝三支“段小岚”党员志愿服务队,他们既是政策宣传员,又是环境监督员,更是行动示范员。其中,志愿红小分队定期开展“小岚微课堂”组织志愿者围绕当前人居环境整治重点进行讲解,进一步明确整治要求、制定行动方案;暖心黄小分队聚焦通村主干道沿线、房前屋后、垃圾集中点等重点场所拿起垃圾袋、大扫帚等工具,助力环境卫生整治;法治蓝小分队开展了违章建筑清理及商户占道经营整治活动,通过服务下沉,协助村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,形成上下联动、全员参与的环境治理新格局。志愿者的身影成为最生动的宣传,有效激发了村民“自己的家园自己建”的主人翁意识,带动了更多群众从“站着看”到“跟着干”。

“小网格”撬动“大治理”:深化网格化精细治理
按照“地域相邻、规模适度、方便管理”的原则,以自然村、村民小组或一定户数为基础,将全镇划分为若干人居环境整治责任网格,每个网格配备由村干部、党员、村民代表或热心人士担任的网格长。同时,在原有党员联户制度的基础上,实行“街巷长”责任制度,将党员联户与街巷长制度有机结合。他们负责网格内日常巡查、问题发现、信息上报、宣传引导、协调督促整改。截至目前,段泊岚镇70个村庄共设置70名网格长、232名街长,474 名巷长。建立“巡查—发现—上报—处置—反馈—复核”的闭环工作机制。网格员利用微信群,即时上报乱堆乱放、垃圾清运不及时、设施损坏等问题,镇人居环境整治专班联合辖区内环卫公司快速响应、联动处置,确保问题发现在网格、解决在网格。实现了管理触角全覆盖,问题处理更精准高效,环境卫生整改成效显著提升。

“绣花功”雕琢品质: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
针对生活垃圾,推行“户分类、村收集、镇转运”模式,合理设置分类投放点,全镇共有垃圾分拣站62座,垃圾分类亭100座,垃圾投放点处配有专门的驻桶督导员。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,为全镇4辆垃圾清运车安装GPS定位系统,实时监控作业轨迹和清运频次;在重点区域安装监控探头监督乱倒垃圾行为,目前已安装50台监控设备;运用管理平台统计分析问题高发区域,启用“大指挥官”APP小程序,随时随地上传问题照片,实时生成电子督办单,实现“问题发现—交办—整改—反馈”闭环管理,今年以来,发现并交办环境卫生问题224个,均已完成整改。定期对村庄党员、垃圾分类志愿者进行垃圾分类专项培训,组织开展垃圾分类进消防、垃圾分类进社区等入户宣传活动,并将垃圾分类做成宣传手册、宣传栏等进行宣传,让垃圾分类知识入脑入心。

下一步,段泊岚镇将继续细化措施,常态管理,强化人居环境整治意识,提升居民参与整治的积极性,营造人人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,全面提升镇域面貌,实现人居环境华丽蝶变。